【字体: 小 中 大 】
曾经有外科同事说,你们麻醉医生工作真轻松,打一针就可以坐旁边玩手机了。说这话的多半是刚上班、不了解麻醉工作的医生。他可能从未看到过基础疾病多、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手术患者给麻醉师带来的心惊胆战和紧张时刻。那时那刻,对麻醉医生来说,就是与死神的搏击,拼的是速度,抢的是时间。患者心率、血压如过山车一般,麻醉医生的心率和血压也如过山车。为了做好手术麻醉,既无痛又安全,麻醉医生术前必须去病房访视患者,了解病史,评估心肺功能和麻醉分级,并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制定麻醉方案。术前备好一堆抢救药品,整个手术过程全神贯注,随时准备迎战突发情况。其实打一针只是麻醉医生工作的开始,打完麻醉后更重要的是守护患者的安全。所以麻醉医生的工作可不止打一针这么简单,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麻醉医生的工作。
一、术前访视。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提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订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
术前访视患者
二、 术中麻醉与管理。这是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的主要工作,这里就是大家常说的打一针的过程。打一针也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医生将局麻药注射至患者躯干或四肢的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尤其适用。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第二种就是椎管内麻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麻,需要病人侧卧位,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膜外腔或者蛛网膜下腔,以达到手术部位无痛的效果,主要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
第三种就是全身麻醉。这就是经过静脉将麻醉药物推注到患者体内,让患者暂时失去知觉,达到镇痛镇静肌松的效果,便于手术的进行,全麻适用于大多数手术。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打完这一针后,麻醉医生将聚精会神地全程看护着患者,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把麻药注射到患者体内,这不叫麻醉。真正的麻醉,不仅要让患者“麻过去”、还必须让他“醒过来”!更要保障患者安全下手术台、减少围术期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以及加速术后康复。所以麻醉医生全程都会守护在病人身边,要熟练地应用麻醉机、监护仪,还有各种麻醉药和抢救药,时刻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一旦发生危险的时候,要瞬间做出判断和决策,时时刻刻都要在保证患者安全,让患者舒适无痛地进行手术,同时还要为手术医生创造最好的手术条件和环境。
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三、 术后麻醉恢复。手术结束后麻醉并没有结束,对于全麻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都要等待患者意识恢复、呼吸恢复,达到出室标准才能把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同时我们给需要术后镇痛的患者配置合适的镇痛泵,做好术后随访,对镇痛不足的患者及时采取补救镇痛措施。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送患者安返病房
打一针也许很简单,可是打完这一针后的麻醉管理和术后麻醉苏醒的过程才是麻醉医生的重要工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是麻醉医生的核心任务。
麻醉医生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耀眼的光环,可麻醉医生却有一份执念,那就是让患者放心熟睡,安心苏醒,减轻患者痛苦,做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神!
撰稿人:麻醉科 陈素玲
审稿人:宣传科 洋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