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养生

“灸中之王”,行走在背上的中医适宜技术 ——督脉灸

2024-08-08 分享到:

【字体: 小   中   大

  近期,洋浦的夏季,暴雨连连,闷热潮湿,湿气较重。在中医看来,湿性重浊而黏滞,外感湿邪会有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软、胸脘痞闷。现在正值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的时期,此时腠理疏松,百脉通畅,最宜冬病夏治。针对这个季节的特点和群众健康需求,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推出了神奇的督脉灸。 

  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腧穴。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又因它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亦被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属于隔物灸的一种,是指将铺灸材料铺在人体督脉上用艾绒点燃灸之,综合了经络、药物、艾灸、姜绒等多种因素的优势,通过激发协调诸经,能够平衡阴阳、抵御外邪,充分发挥温补肾阳、活血通络、逐瘀散寒、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被誉为“灸中之王”。 

   

      督脉灸适合于阳虚体质的纠正及某些疾病的阳虚证、寒湿证、督脉病,主要包括: 

      1、风湿免疫学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中医痹症类疾病; 

      2、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不孕不育等辨证为寒湿阻滞、阳气不通者及其他宫寒诸症; 

  3、男性疾病:如阳痿、早泄、遗精等; 

  4、内科疾病:阳虚导致的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精神萎靡不振,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等; 

  5、亚健康状态:如体质虚弱易发感冒,阳气不足疲劳乏力、手足怕冷等。 

  督脉灸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过劳、过虚时不易施灸。 

  2、高热、抽风、有出血倾向、恶性肿瘤及某些传染病患者等不宜施灸;孕妇不宜施灸。 

  3、铺灸后局部皮肤潮红经数小时即可消失,一般无不适症状,后不需做任何处理。 

  4、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寒凉等刺激之品,戒烟酒,甚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 

  5、灸后多喝热水,忌碰冷水,避免风寒,禁冷浴,下午灸晚上禁洗澡,忌吹空调,忌直接睡凉席。 

    

  撰稿人:中医科  张郝青 

  审稿人:宣传科  洋富煌 

版权所有: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   地址:洋浦经济开发区金洋路1号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190029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