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小 中 大 】
产前检查是分四个级别的。简单理解就是I级、II级是常规检查。III级就是大排畸检查,一般指三级系统检查。四维算III级检查。Ⅳ级超声是针对某一个脏器的检查,比如心脏超声检查。纠结到底几维不重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做的检查是什么才是关键。
三维、四维,到底看什么?
一般都是以检查胎儿发育情况、排畸为主要目的,能看到胎儿的脸、在子宫内的活动,这当然是妈妈们最期待的部分。对于超声医生来讲,三维的成像功能和煊染模式有助于骨骼、心脏等部位疑难的排畸在显示上会更直观而立体,在妇科,盆底结构、子宫先天的发育异常,比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鞍型子宫还有宫腔的各种微小病变、排卵监测,三维都是有明显优势的。
四维主要应用于对于心脏、胎儿的排畸检查,因为心脏和胎儿会动。还有人为的动,比如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打入造影剂之后有一个充盈、回放那个流动的过程,这种动态的观察就需要用四维。
四维比三维更清晰?
知道了什么是三维、四维,就会明白清晰度跟三维还是四维没有关系,而是跟仪器所能达到的分辨率有关系。不管几维的检查,都可以在同一台超声仪器上做,仪器上的容积探头是支持三维、四维成像的关键。也就是说,能做二维的仪器不一定能做三维、四维的检查,能做四维检查的机器一定能做二维、三维的检查。
清晰度意味着孕妈看宝宝的样子的时候会更清晰,高分辨率意味着能更精准、更早得发现细小病变。在超声医生眼中,GE Voluson E10 2.0可以说是产科超声的No.1。最好的机器,最新的系统,煊光成像技术、煊影成像技术这些功能听起来玄乎高深,普通人只需要了解,就是胎儿的脊柱显示得更清楚了,胎儿颈项透明层、颅内透明层的测量得更精准了,小的唇腭裂能更早、更清晰地排查到,再比如胎儿的心脏可能就2厘米,我们就可以做到4个心腔都看得很清楚。对于备孕的人来说,小的包块、息肉或病变一般的机器可能看不到或不确定,高分辨率的机器上就能探查到了。
为什么有人说三维、四维不是必须要做?
主要的排畸超声一般医生都建议做:系统B超,最好在22-24周;四维彩超,最好在24-26周;心脏彩超最好在26-28周,如果之前的检查有不确定或待进一步检查的情况,心脏彩超可以提前。为了优生优育,都建议每个孕妇在中孕期至少做一次Ⅲ级产前超声检查。
系统排畸,大多情况下二维就够,不确定、存疑,或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判定,就需要做三维、四维。因此,也会有很多人偏颇地以为四维就应该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检查出来。实际上,三维、四维是对二维的补充、升华,如果仪器的分辨率高,无疑诊断都会更精准。其次,胎儿是生长变化的,不能排除22周做了没问题,32周的时候就没有问题。同样,上一次做了可能胎儿有心室有强光点,下次可能就没有了,接下来的心脏彩超也能更针对性地看。
所以,四维还是必要的喽?
强说必要性,有过度宣传的嫌疑不?举两个例子。一位病人一直怀不上,月经滴滴答答老不干净,二维超声检查也做了没发现问题,排卵也是正常的,补充做了妇科三维,发现了宫角处的3mm的小息肉,宫腔镜下息肉一取,第二个月就怀上了。三维,能弥补二维超声看不到的切面,对于宫腔各种病变的显示会更清楚,也是二维没有办法替代的。
再比如,二维检查有小异常,比如足内翻、唇腭裂、脊柱弯等等,二维的图孕妈们是看不明白的,到底是什么程度孕妈是需要知道的,眼见为实,小儿骨科等专科医生也是需要根据更直观清晰的报告来做接下来的诊治判断的。对于胎儿和心脏,四维就又能弥补动态的显示。非要论个必要、必须,未免以偏概全。
四维超声,我们该抱有怎样的期待才是合理的?
本质当然还是以排畸、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为主。分辨率的提高对微小病变的探查肯定是更清楚、更肯定的,检查结果对临床医生做预后诊断也是更直观、更准确的。同时,能达到母子交流的作用,可以看到胎儿颜面,手指脚丫,在子宫中的运动状态。我遇到很多孕妈看到四维的画面都激动得哭,原本只觉得肚子里有个娃,但是看到样貌就有了更具象的感受,不再只是停留在想象中了。
隔着肚皮,什么都不能是100%,无创也只能说95-99%的排畸率。还有一方面大家要知道,国家规定产前超声诊断主要是诊断出六大致死性畸形,比如手指脚趾缺如这些是不在内的。我遇到过孕妈做过系统B超,因为想看孩子的样子来做四维,就发现了一侧外耳过小,这很可能就伴随内耳结构、及听力的问题,虽然不属于必须检出的问题,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每一个切面都尽可能清晰的显示,以达到准确排畸的目的。
做四维,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经验的医生用好手中的仪器,做出更精准的检查,这是最重要的。先说仪器,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超声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对于四维,如果能看得更清晰,医生不确定、不敢认定、漏检的情况就会减少;如果普通的仪器检测不到5mm以下的细小病变、异常,而更先进的机器能检测到3mm的,那就能更早发现问题;有的人偏胖,探头超声要穿过肚皮、脂肪、脏器、羊水再探测胎儿的情况,更先进更高分辨率无疑更准确,也更有效率。再说医生,仪器的使用、手法、对检测情况的判断等等,这些无疑都需要经验。比如,我们会让哪方面做的好的医生专攻那方面,而不是都能做,术业有专攻。按照规定,有异常的情况必需要两个医生检查过,如果还有异议,我们就约特聘的专家和业内权威会诊,也不是只单单靠一位医生的经验。
撰稿人:妇产科 纪新岁
审稿人:宣传科 杨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