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

毒蛇咬伤之急救、判断与血清治疗

2025-06-05 分享到:

【字体: 小   中   大
 

【健康科普】

毒蛇咬伤之急救、判断与血清治疗

 

近日,网上报道,27岁女游客在三亚酒店附近散步时疑似被毒蛇咬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针对该病例,我们在此科普一下毒蛇咬伤的急救知识。

一、    被毒蛇咬伤后的自救方法

1.保持冷静,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毒液加速扩散,原地静候救援。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清晰告知伤者所在的准确位置、受伤情况,为救援争取时间。

3.正确绑扎伤口。用鞋带等带状物在伤口近心端 10 - 15 厘米处绑扎,松紧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血液毒类蛇咬伤,绑扎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肢体缺血坏死;神经毒类蛇咬伤,可维持绑扎至就医 。每 15 - 30 分钟需放松 1-2 分钟。

4.伤口处理。第一时间挤压伤口排出毒血,并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冲洗,减少毒液残留。切勿用嘴吸毒,避免施救者中毒。

5.去除束缚物与固定肢体。及时摘掉受伤肢体饰品和紧身衣物,防止肿胀影响血液循环;用树枝等固定受伤肢体,保持低位。

 

二、从症状与特征判断毒蛇种类

(一)根据伤口与身体反应判断

神经毒类(如金环蛇、银环蛇):伤口局部症状轻,无明显疼痛、肿胀,易被忽视。但 1 - 6 小时后会出现头晕、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抢救黄金期短,需紧急救治。

血液毒类(如竹叶青、五步蛇):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伴有出血、水疱,肿胀迅速蔓延,还可能引发全身出血和器官衰竭。

(二)观察毒蛇外观判断

多数毒蛇头部呈三角形,但银环蛇等头部为椭圆形;毒蛇体色斑纹多鲜艳复杂,但部分无毒蛇也有醒目花纹;毒蛇尾部多粗短突然变细,不过银环蛇尾部细长,需综合判断。

海南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均配备抗蝮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可根据医生医嘱进行治疗。

 

 

 

                                     

撰稿人:急诊科 符秋菊

审稿人:宣传科 杨九龙

 

版权所有: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   地址:洋浦经济开发区金洋路1号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190029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