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小 中 大 】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首当其冲受到了威胁。脂肪肝,这个一度被视为“富贵病”的疾病,如今已悄然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脂肪肝?
简单来说,脂肪肝就是肝脏上的脂肪堆积,超过了其自身重量的5%,它会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脂肪肝的分类有哪些?
1.肥胖型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不能被载脂蛋白运输出肝细胞参与代谢,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5.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6.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学药物,西药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
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7.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
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比酒精毒性更大,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
●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有些人喜欢吃大鱼大肉、油炸、油煎等食品,摄入过多高脂肪,长此以往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引起脂肪肝。
●营养不良的人
长期节食减肥或是由于疾病导致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提供不足引起的酶类不足,使得脂肪在肝脏内不断积累,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有人会问为什么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因为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缺乏蛋白质,人体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出现脂肪肝。
●经常久坐的人
现在的上班族经常是在电脑桌前一坐一整天,又不注意锻炼身体,不仅容易引起食物消化不良,囤积过量脂肪,还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长期服药的人
不少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诸如雌激素、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对肝脏会造成一定损害,容易诱发脂肪肝发生。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体内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若平时活动量少,体内脂肪转化为热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形成脂肪肝。
●其它
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怀孕、高尿酸血症或有脂肪肝家族史者,均可导致脂肪肝。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脂肪肝?
1、健康饮食方面
(1)肝脏再生功能主要依靠蛋白质,因此,适当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能够促进肝脏再生、修复,起到预防和缓解肝脏病变的作用。像牛奶、奶酪、鱼、瘦肉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
(2)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现已有研究证实,适量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清洁肝脏,减少脂肪沉积,甚至还有助于预防肝硬化。日常的果蔬如鲜枣、猕猴桃、芹菜、菠菜等中都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
2、运动方面
脂肪肝一般是由于肝脏内有过多的脂肪,通过锻炼的方式可以改善胰岛素代谢情况,降低脂肪量。因此,平时可以加强锻炼,多采用有氧运动,如健身操、瑜伽等。
3、健康减肥
减肥是逆转脂肪肝的好办法,但需循序渐进。过度节食、过快减肥反而会使脂肪代谢出现紊乱,加重脂质在肝脏的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