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小 中 大 】
血压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心脑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局限于定点、短时的测量,不容易发现一些早期的、隐匿性的高血压。倘若您想知道自己有没有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要吃多久的药物、药物治疗有没有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更全面、更精准了解您血压状况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一种小巧、便携的仪器,全天候记录患者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变化,包括清晨、睡眠过程中的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且不受饮食、运动、情绪等限制,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血压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势
全天候监测,更真实反映血压状态
传统的血压测量仅仅能提供一个瞬间的数据,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则能够实时记录个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捕捉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血压波动。
夜间监测,探寻潜在风险
很多心血管疾病突发在夜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夜间数据的记录,为医生提供了更多患者夜间血压的信息,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
减少白大衣高血压的影响
患者在就医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紧张和焦虑,导致短时间内的血压升高,即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在患者正常生活环境中获取数据,避免了白大衣高血压的影响,提供更真实的血压状态。
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传统测量往往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而动态血压监测设备通过连续、自动化的测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个性化治疗,更科学调整药物
通过全天候的动态监测,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压状况,制定个性化、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药物的调整,医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血压波动情况来优化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长期监测,预防并发症
动态血压监测不仅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对于一些潜在的高血压风险群体,如糖尿病患者、家族中有高血压史的人群等,长期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动态血压监测适应人群
新发1~2级诊室高血压
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其他特殊人群。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脏疾病、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患者常有隐蔽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波动较大等特征,因此需要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准确评估血压及血压变异情况。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睡眠过程中,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能发生间歇性低氧事件,因此易出现非杓型血压、夜间高血压、血压晨峰升高及血压变异性增加等。
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
此类患者易合并高血压。在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32.9%同时患有糖尿病;而在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有58.9%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都常表现为血压变异性增加、昼夜节律消失、患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比例增加,从而面临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慢性肾脏病(CKD)
夜间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在CKD患者中十分常见。与血压正常的CKD患者相比,合并隐蔽性高血压的CKD患者靶器官损害较为严重,死亡、心脏事件以及肾功能恶化风险较高。有研究分析显示,诊室血压正常的CKD患者中有超过40%存在隐蔽性高血压或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的CKD患者仍有约56%存在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半数为夜间血压未控制。
帕金森病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多表现为异常的血压变异,甚至可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有研究报道,在无血压异常病史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约25%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超过50%存在反杓型血压;若患者24h血压昼夜节律呈现反杓型,则其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明显增大。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其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更为严重同时也存在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
继发性高血压
多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如嗜铬细胞瘤患者可出现血压阵发性升高及短时血压变异增大;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患者更容易表现为夜间高血压及非杓型血压。
老年人常见白大衣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收缩压升高明显,而舒张压不升高,甚至可有轻度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因自主神经功能减退,老年人常出现血压变异增加,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晨峰增大。
儿童
隐蔽性高血压在肥胖、患有CKD或主动脉缩窄修复术后的患儿中更为常见,患儿常伴有较明显的靶器官损害。与诊室血压相比,根据24 h动态血压进行血压管理,能够将CKD患儿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35%。考虑到动态血压监测需要患儿的配合,建议对大于5岁的患儿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可能更合适。
孕妇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发现孕妇孕中期发生的夜间血压下降不足,有助于识别妊娠高血压及预测子痫前期风险。孕妇发生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比例较高,约为16%。对在妊娠早期合并左心室肥厚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但诊室血压无明显升高者,应警惕隐蔽性高血压的可能。对于怀疑有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或孕期血压波动较大的孕妇,推荐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
注意事项
为保证仪器使用安全,更加真实地记录血压信息,请佩戴者注意以下事项:
①袖带一般绑在非优势臂,绑好后如明显松动,可在自动测量的间隔时间重新绑好,松紧度以放下两个手指为准。
②自动测量时间间隔为白天30分钟一次,夜间为1小时一次。监测仪开始检查后,勿随意进行操作,在运动过程(如跑步、走路等)中,若袖带开始打压测量,尽量保持胳膊和身体不动,最好暂时停止运动,以确保数值准确。睡觉时避免压迫佩戴侧的手臂。
③检查期间请做好记录盒的保护,不能弄湿(洗澡、游泳等)或碰撞记录仪,尽量远离强磁场环境,远离大功率的变压器或高压线设备,不进行X 线或磁共振检查等。
④按约定时间到医院心电图室安装、拆卸记录仪。
撰稿人:内二科 杨雅欣
审稿人:宣传科 洋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