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小 中 大 】
我国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今年夏季以来,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本地或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属于乙类传染病。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流行,其中高峰在7~9月份。
2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期,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4登革热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
即起病急,发热伴畏寒,可在24小时内达39℃-40℃。
●“三红”症状
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三痛”
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
●皮疹
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其他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或黏膜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如何预防登革热?
1.清除积水:室外要将空置的可积水容器倒置存放或清除,防止蚊虫孳生。定期清理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景观水体,保持其清洁。
2.定期清理: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理疏通,保持不积水。家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积水。
3.个人防护:在外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避免蚊子叮咬。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飞入,也可使用蚊帐,尽量避免人蚊接触。
4.使用杀虫剂: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5.避免逗留: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6.及时就诊:如果出现发烧、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在登革热流行疫区旅行、学习或工作时,出现发热症状,入境时须及时向海关申报;国内须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情况。
撰稿人: 内一科 徐立君
审稿人: 宣传科 洋富煌